之的意思:代词,这件事,指代渔人进入桃花源这件事。整句的意思:听到这件事后,高兴地计划前往。该句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,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,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、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,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。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,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
东晋太元年间,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。一天,他顺着溪水行船,忘记了路程的远近。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,生长在溪水的两岸,长达几百步,中间没有别的树,花草鲜嫩美丽,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。渔人对此(眼前的景色)感到十分诧异,继续往前行船,想走到林子的尽头。
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,于是便出现一座山,山上有个小洞口,洞里仿佛有点光亮。于是他下了船,从洞口进去了。起初洞口很狭窄,仅容一人通过。又走了几十步,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。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,一排排整齐的房舍。还有肥沃的田地、美丽的池沼,桑树竹林之类的。
田间小路交错相通,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。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,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。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,自得其乐。
村里的人看到渔人,感到非常惊讶,问他是从哪儿来的。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。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。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。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,就都来打听消息。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,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,不再出去,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。
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,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,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。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,听完以后,他们都感叹惋惜。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,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。渔人停留了几天,向村里人告辞离开。村里的人对他说:“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!”
渔人出来以后,找到了他的船,就顺着旧路回去,处处都做了标记。到了郡城,到太守那里去,报告了这番经历。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,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,终于迷失了方向,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。
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,听到这件事后,高兴地计划前往。但没有实现,不久因病去世了。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。
1、太元:东晋孝武帝的年号(376-397年)。
2、武陵:郡名,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。
3、为业:把……作为职业,以……为生。为,作为。
4、缘:顺着、沿着。
5、行:行走,这里指划船。
6、远近:偏义复词,仅指远。
7、忽逢:忽然遇到。逢,遇见。
8、夹岸:两岸。
9、杂:别的,其他的。
10、鲜美:鲜艳美丽。
11、落英:落花。一说,初开的花。
12、缤纷:繁多而纷乱的样子。
13、异之:以之为异,即对此感到诧异。异,意动用法,形作动,以······为异,对······感到诧异,认为······是奇异的。之,代词,指见到的景象。
14、复:又,再。
15、前:名词活用为状语,向前。
16、欲:想要。
17、穷:尽,形容词用做动词,这里是“走到······的尽头”的意思。
18、林尽水源:林尽于水源,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。尽,完,没有了。
19、便:于是,就。
20、得:看到。
21、仿佛:隐隐约约,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。
22、若:好像。
23、舍:舍弃,丢弃。这里是“离开”的意思 [3] 。
24、初:起初,刚开始。
25、才通人:仅容一人通过。才,副词,只。
26、行:行走。
27、豁然开朗: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。然,……的样子。豁然,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,开阔明亮。
28、平:平坦。
29、旷:空阔;宽阔。
30、屋舍:房屋。
31、俨(yǎn)然:整齐的样子。
32、之:这。
33、属:类。
34、阡陌交通:田间小路交错相通。阡陌,田间小路,南北走向的叫阡,东西走向的叫陌。交通,交错相通。阡陌,田间小路。
35、鸡犬相闻:(村落间)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。相闻,可以互相听到。
36、种作:耕种劳作。
37、衣着:穿着打扮,穿戴。
38、悉:全,都。
39、外人:桃花源以外的世人,下同。
40、黄发垂髫(tiáo):老人和小孩。黄发,旧说是长寿的象征,用以指老人。垂髫,垂下来的头发,用来指小孩子。髫,小孩垂下的短发。
41、并:都。
42、怡然:愉快、高兴的样子。
43、乃大惊:于是就非常惊讶。乃,于是,就。大,很,非常。
44、从来:从……地方来。
45、具:通“俱”,全,详细。
46、之:代词,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。
47、要:通“邀”,邀请。
48、咸:副词,都,全。
49、问讯:询问消息,打听消息。
50、云:说。
51、先世:祖先。
52、率:率领。
53、妻子:指妻室子女,“妻”“子”是两个词。妻:指男子配偶。子:指子女。
54、邑人:同乡(县)的人。邑,古代区域单位。
55、绝境:与人世隔绝的地方。绝,绝处。
56、复:再,又。
57、焉:兼词,相当于“于之”,“于此”,从这里。
58、遂:就。
59、间隔:隔断,隔绝。
60、世:朝代。
61、乃:竟,竟然。
62、无论:不要说,(更)不必说。“无”“论”是两个词,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“无论”。
63、为:对,向。
64、具言:详细地说出。
65、所闻: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。闻,知道,听说。
66、叹惋:感叹、惋惜。惋,惊讶,惊奇。
67、余:其余,剩余。
68、延至:邀请到。延,邀请。至,到。
69、去:离开。
70、语:告诉。
71、不足:不必,不值得。
72、为:介词,向、对。
73、既:已经。
74、便扶向路:就顺着旧的路(回去)。扶:沿着、顺着。向,从前的、旧的。
75、处处志之:处处都做了标记。志,动词,做标记。处处,到处。
76、及郡下:到了郡城。及,到达。郡,太守所在地,指武陵郡。
77、诣(yì):到。特指到尊长那里去。
78、如此:像这样,指在桃花源的见闻。
79、寻向所志: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。寻,寻找。向,先前。志,名词,标记。
80、遂:终于。
81、得:取得,获得,文中是找到的意思。
82、高尚:品德高尚。
83、士:人士。
84、也:表判断。
85、欣然:高兴的样子。
86、规:计划。
87、未果:没有实现。果,实现。
88、寻:随即,不久。
89、终:死亡。
90、问津:问路,这里是访求、探求的意思。津:渡口。
《桃花源记》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、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,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。
陶渊明作诗,擅长白描,文体省净,语出自然。《桃花源记》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。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,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,虚景实写,给人以真实感,仿佛实有其人,真有其事。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,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、桃源仙境、重寻迷路三段故事。
第一段以“忘”、“忽逢”、“甚异”、“欲穷”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。“忘”字写其一心捕鱼,无意于计路程远近,又暗示所行已远。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,与“徐行不记山深浅”的妙境相似。“忽逢”与“甚异”相照应,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,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。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”两句,乃写景妙笔,色彩绚丽,景色优美,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,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。
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。“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”,点明已至幽迥之地;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”,暗示定非寻常去处。渔人的搜寻目光、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。及至通过小口狭道,写到“豁然开朗”,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。进入桃源仙境之后,先将土地、屋舍、良田、美池、桑竹、阡陌、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,所见所闻,历历在目。然后由远而近,由景及人,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、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,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。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,由“大惊”而“问所从来”,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,写得情真意切,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第四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“处处志之”,暗示其有意重来。“诣太守,说如此”,写其违背桃源人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的叮嘱。太守遣人随往的“不复得路”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,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,明写仙境难寻,暗写桃源人不愿“外人”重来。对桃源仙境,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,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,在《桃花源诗》的结尾处就剖露了“愿言蹑轻风,高举寻吾契”的心愿。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,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。
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“大济苍生”之志,可是,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,东晋王朝极端腐败,对外一味投降,安于江左一隅之地。统治集团生活荒淫,内部互相倾轧,军阀连年混战,赋税徭役繁重,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。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,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。
同时,东晋王朝承袭旧制,实行门阀制度,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,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。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,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,当然就“壮志难酬”了。
加之他性格耿直,清明廉正,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,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,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。义熙元年(405年),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,与统治者最后决裂,长期归隐田园,躬耕僻野。
陶渊明虽远在江湖,仍旧关心国家政事。元熙二年(420年)六月,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,改年号为“永初”。次年,刘裕采取阴谋手段,用棉被闷死晋恭帝。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。
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,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,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。但他无法改变、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,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,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,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。《桃花源记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。
此文艺术构思精巧,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,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。采用虚写、实写相结合手法,也是其一个特点,增添了神秘感。语言生动简炼、隽永,看似轻描淡写,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,令人神往。文章有详有略,中心突出。
陶渊明,晋宋时期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一名潜,字元亮,私谥靖节。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西南)人。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。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,祖父作过太守,父亲早死,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。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。
第一时期,28岁以前,由于父亲早死,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。第二时期,学仕时期,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(393年)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年)41岁。第三时期,归田时期,从义熙二年(406年)至宋文帝元嘉四年(427年)病故。
归田后20多年,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。陶渊明被称为“隐逸诗人之宗”,开创了田园诗一体。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,甚至被当作是“为诗之根本准则”。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,文12篇,后人编为《陶渊明集》。
参考资料:
1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.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·语文·八年级·上册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| 2、王化兰主编,学考第1教材同步点拨 人教课标版 语文 八年级 上,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| 3、朱庆.现代文品读·文言诗文点击.上海:光明日报出版社家里有衣蛾的原因有两种可能,一是家里比较潮湿,给衣蛾提供了生长环境。二是外出时不小心将衣蛾卵带回家里了,然后就长成了衣蛾...